首頁
>
中國婦女網 >
家庭 >
愛國愛家
彭儒之女陳宜生:
紅軍媽媽的革命品格深深影響了我的一生
標簽:愛國愛家 | 來源:中國婦女報 | 作者:胡山
■ 口述:陳宜生 ■ 記錄:胡山
人物簡介
彭儒,中國工農紅軍最早的女戰士之一,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黨紀律檢查戰線的杰出領導干部,1913年3月6日出生于湖南省宜章縣碕石村,14歲參加革命,1930年由共青團員轉為共產黨員。
陳宜生,彭儒之女,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電子工業部干部,國家科委綜合計劃局處長,中國科學器材進出口總公司副總經理。退休后任井岡兒女聯誼會首任會長,全國紅軍小學工程建設理事會常務理事。
母親和彭家姐嫂們打出了“彭家女將”威名
1936年,我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碕石村,一年多后父親和母親先后離開碕石奔赴延安。我再見到他們,已是13年后的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父親陳正人的身份是中共江西省委書記和江西軍區政治委員。母親彭儒是最早的女紅軍之一,也是最后一位離世的井岡山紅軍。她的革命品格,深深影響了我的一生。
碕石村是一片紅色熱土,大批仁人志士苦苦尋覓救亡圖存、強國富民之路,彭家兒女紛紛投身推動社會變革進步的革命洪流。母親跟隨彭家姐嫂們在農軍和革命軍攻打反動派占據的重鎮黃沙堡等軍事斗爭中,積極開展政治宣傳,打出了“彭家女將”的威名。
轟轟烈烈的湘南起義之后,除一批優秀革命骨干留在碕石和宜章繼續堅持斗爭外,碕石村有167位優秀兒女跟隨朱德、陳毅上了井岡山。1928年5月4日,江西寧岡縣龍市鎮舉行慶?!爸烀珪煛钡穆摎g會。母親年紀雖小,膽子卻很大,為表達無比喜悅的心情,她大膽地上臺表演了“葡萄仙子”獨舞,演唱了湖南民歌。兩軍會師井岡山以后,打了許多勝仗,紅四軍第29團戰斗英勇頑強,團里的眾多碕石彭家英雄兒女打仗是英雄,搞宣傳是能手,做群眾工作是模范,被大家稱贊為“紅四軍中彭家將”,成為紅軍初創時期第一個英雄模范群體。

彭儒
堅定黨的理想信念,克服一切困難
每每看到墻上慈愛母親的照片,我都為她容貌中透露出的堅毅神色所感染。那是一位對革命充滿熱情和堅定信念的戰士特有的氣質。母親出身開明鄉紳之家,早年與同族兄長姐姐們在湘南學生革命運動中心——衡陽三師讀書,走上革命道路。1928年秋,母親任湘贛邊界特委婦女運動委員會副主任,與吳仲廉、曾志并稱“井岡山婦女運動三杰”。
我每次登上井岡山,腦??偸歉‖F出父輩在這里的戰斗歲月。
1929年1月,紅四軍主力出擊贛南,紅五軍彭德懷部800余人、紅四軍32團王佐部500余人和父親領導的赤衛隊留守井岡山。當時,懷有身孕的母親與父親擺脫敵人追趕后轉入深山老林,隱藏在老鄉晚上防野豬守山的草棚里。那年冬天井岡山連下40多天大雪,父母饑寒交迫。他們四處尋找黨組織和群眾,鼓勵大家堅持斗爭。母親嚴重缺乏營養,常常暈倒。但她休息一下,又堅持起來為游擊隊員洗衣、縫衣、燒水。
有一個晚上,他們在一片被敵人燒毀的房屋廢墟中找到了一點燒焦的谷粒。他們異常高興地把這些燒焦的谷粒一粒一粒地撿回來,用手慢慢搓出米心來,放點野菜,燒了一鍋湯來充饑。由于長時間吃不到鹽,他們腿軟心慌眼花。最難熬的夜間,他們躺在一層杉樹皮上,蓋著一條破了十幾個洞的棉花套,瑟瑟寒風從草棚縫隙間鉆進來,就像睡在一個大冰窖。在堅守井岡山的40多個日日夜夜,母親和同志們浴血堅持,與敵人誓死周旋,是最后撤離的紅軍將士。
母親在戰爭年代參加過不少戰斗,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在母親心中,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傳承母親和彭家將英烈們的革命精神
新中國成立后,母親全身心投入國家發展建設事業,經常深入基層生產一線,干勁十足,任勞任怨,1960年當選為首屆“全國三八紅旗手”,時任全國婦聯主席蔡暢親自把獎狀頒發給母親。
離休后母親心系家鄉,先后三次回到宜章,和老革命家們一起從事協助申請國家撥款修建湘南起義新紀念館等大量工作,不遺余力地為家鄉老區建設和公益事業呼吁奔走。母親常對我說,她是代表革命烈士們為家鄉人民做事。母親平時省吃儉用,但為公益事業總是慷慨解囊。母親臨終前10年用于捐助賑災、希望工程、烈士子女等支出33萬多元,臨終之際又把僅有的5萬元存款交了最后一次黨費。
母親很懷念“彭家將”英雄兒女。她說:“盡管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并未看到新中國誕生的那一天,但共和國的旗幟上有著他們的鮮血,人民軍隊的戰旗上永留著他們的精神?!薄拔蚁M軐⑺麄兊挠⑿凼论E進一步地給予宣傳,以告慰先烈在天之靈,讓他們的精神永世長存?!?/p>
我認真學習并努力傳承母親和彭家將英烈們的革命精神,在全國紅軍小學工程建設理事會的領導下,從2012年開始積極牽頭協調,先后組織在遂川、宜章碕石、莽山瑤族、四川通江川陜革命根據地等老區創建了七所紅軍小學,與兄弟姐妹一起積極為紅軍小學捐款捐物,心系老區,關心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為了了卻康克清媽媽生前的心愿,我和井岡兒女們一起協調昌吉贛鐵路在革命老區萬安縣開設站點,幫助遂川等井岡山市縣爭取到渝長廈高鐵設站支持老區建設,協助地方政府爭取到國家立項建設莽山大型水庫,可以解決30多萬老區人民的飲水和灌溉用水問題。我和兄弟姐妹也遵循母親遺愿,參與整理編輯出版革命史料《碕石彭家將》,籌拍影視作品,宣傳弘揚革命精神。

彭儒(前排中)與女兒陳宜生(前排左一)家人合影
我已經86歲高齡,精力和身體狀況也不如從前,但母親和她那一代英雄先輩們的事跡和奮斗精神時時感染、鼓舞著我。我沒有時間放松,沒有理由懈怠,一定堅持下去,努力向革命先輩們看齊,盡一名共產黨員的光榮職責和義務,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 分享:
- 編輯:崔春婷 ????2022-07-0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