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婦女網 >
觀點
推動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中國的實踐
標簽:觀點 | 來源:中國婦女報官方客戶端 | 作者:馬芳平
·編者按·
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中國的實踐具有鮮明的制度特色,離開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實踐就無法理解近代以來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中國的實踐。中國共產黨在堅持、鞏固、發展社會主義制度中把中國婦女解放不斷推進到新高度,不斷深化人們對社會主義制度解放婦女的優越性的認識。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更加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婦女事業發展必將迎來新的機遇。
■馬芳平
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中國的實踐具有鮮明的制度特色,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選擇、確立、建設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中促進男女平等和婦女解放的過程,離開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實踐就無法理解近代以來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中國的實踐。
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對科學社會主義婦女解放理論的初步實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經過前三年努力完成民主革命時期的遺留任務,國民經濟基本恢復。穩定的政治經濟秩序是中國共產黨系統實踐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有效保障,堅實有力的政府成為婦女解放的強有力推動者??茖W社會主義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則通過新中國成立初期生產生活的一系列變化逐步為中國婦女所接受,并轉化為解放婦女的政治思想資源。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工農業生產、民主政治建設和思想文化建設中,社會主義婦女解放的理念和原則開始融入具體工作。1952年至1956年,隨著手工業、農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確立推翻了以私有制為基礎剝削和壓迫婦女的物質力量。婦女成為生產資料的主人,男性和女性,作為勞動者,在生產資料占有層面實現平等。在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轉變的過程中,隨著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的社會主義因素不斷增長,婦女獲得前所未有的解放空間。這一時期既是中國共產黨徹底完成婦女階級解放的一個階段,也是中國婦女逐步認同社會主義并接觸新的制度文化規范的過程。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對婦女解放的全面探索
1956年至1978年,中國共產黨圍繞如何動員和組織婦女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和如何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推進男女平等和婦女解放展開探索。這種探索是在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婦女解放原則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際、婦女生產生活實際相結合中不斷推進的。這一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有關社會主義建設和婦女解放的相關論述,為社會主義制度下解放婦女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1956年后,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貫徹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基本原則,通過發展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創設婦女解放的條件,在社會主義制度實踐中探索構建社會主義性別平等機制。在意識形態建設中,男女平等、婦女解放成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一部分,一方面體現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平等理念,另一方面蘊含著社會主義平等具有廣泛性、真實性和徹底性的特點。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黨和政府強調勞動婦女解放對國家工農業生產的促進作用,開始探索并形成具有社會主義特點的解放婦女勞動力機制、男女同工同酬機制,探索建立內含性別平等意識的工農業生產體系,通過計劃經濟發展社會生產力為女性回歸社會、回歸公共領域創造相應物質基礎。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婦女解放、男女平等是政治生活的主流意識形態之一,黨和政府在政治生活探索中初步形成保障婦女平等參政的基本機制。在社會主義公共服務和集體福利事業中,黨和政府探索形成通過集體化合作化保護婦女權益、解決婦女問題的體制機制。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指導下既通過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推進婦女解放,廣大婦女迅速獲得了平等參與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機會,又在婦女參與和認同中推進了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民主進程、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婦女解放釋放出的勞動潛能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夯實了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基礎;占人口一半的婦女的支持和認同擴大了黨的群眾基礎,鞏固了黨的執政根基。
婦女解放的出現使中國在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之初就有先進的性別意識,其內含的婦女解放基因和男女平等機制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核心力量之一,內嵌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方面。這一時期,在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建設中推進性別平等和婦女解放是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中國實踐的重要特征,也是當時婦女解放的重要優勢。在探索中雖然發生一些失誤,但探索中形成的一些卓有成效的婦女工作方法和在實踐中形成的解放婦女的機制,為在新的歷史時期推進婦女解放提供了理論準備和寶貴經驗。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社會主義制度解放婦女的優越性不斷豐富
1978年后,中國共產黨繼續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在改革開放實踐中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中國的實踐關注的是如何在不斷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中推進婦女解放和發展。
改革開放初期,黨在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為婦女進步發展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中國的實踐探索了如何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環境下推動婦女解放和發展,闡釋了改革對婦女解放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明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婦女解放的任務和婦女工作的方針,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調動婦女積極性、破除束縛婦女發展的體制機制、創造婦女參與發展的社會環境上的優勢;從社會主義制度文明的角度關注市場經濟和商品邏輯下婦女發展面臨的挑戰,解決婦女由于性別在一些領域遭遇的隔離、歧視和排斥,倡導鼓勵婦女發展的社會文化。這些努力顯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尊重婦女地位、促進婦女就業、培養選拔女干部、依法保障和維護婦女權益等方面的優越性。這一時期形成的黨和政府與婦聯組織、婦女團體、婦女群眾之間的良性協調機制使婦女運動與社會主流政治文化之間更能融合互動。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為婦女事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新發展推動著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中國的實踐,使中國婦女事業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一,更加重視黨對婦女事業的全面領導,引領婦女群眾自覺把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奮斗與為美好生活的奮斗統一起來。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把握中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從全球男女平等事業和人類和平發展的戰略高度,對促進婦女全面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推進了婦女事業發展。在新時代的奮斗道路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越走越寬。
第二,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把婦女事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黨和政府統籌推進影響婦女發展的體制革新,強調促進婦女發展要與各領域、各層次、各環節改革措施相協調,既調動婦女進一步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又促進婦女共享改革成果。婦聯組織主動參與涉及婦女的改革議程,把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不斷與婦女解放結合起來,積極維護婦女權益,促進婦女發展,提升婦女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三,更加重視社會主義制度在維護男女平等和實現婦女全面發展中的優越性,堅持用制度體系保障婦女平等參與和發展的權利。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社會發展規劃中推進婦女解放和發展的意識不斷增強,在制定政策中的性別平等意識和能力不斷提升,依法保護婦女權益的意識和能力不斷提高,通過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為婦女提供公平可及和系統連續的公共服務成為共識。頂層設計和基層實踐中把社會主義制度解放和發展婦女的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促進了婦女問題的有效解決,為婦女全面發展營造環境、掃清障礙、創造條件。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中國的實踐史是社會主義制度建設史和婦女解放史的統一,婦女解放和男女平等一直是社會主義理論探索和制度實踐的重要內容和主要原則之一。中國共產黨在堅持、鞏固、發展社會主義制度中把中國婦女解放不斷推進到新高度,不斷深化人們對社會主義制度解放婦女的優越性的認識。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制度下如何解放婦女的探索是世界共運史和世界婦女史上的一個重要經歷,為婦女在新制度下參與人類社會發展、實現自身解放奠定了基礎。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更加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婦女事業發展必將迎來新的機遇。
(作者為西安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注: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網絡公共領域建構的哲學基礎研究”(項目編號:20BZX024)階段性成果。
- 分享:
- 編輯:楊蔚然 ????2023-06-13
評論